现在,很多家长都想给孩子找个好学校,访校就成了了解学校的重要方式。不过,有些访校其实没什么用,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。今天,咱们就看看怎么才能让访校更有效,让家长朋友们少走弯路。
一、无效访校的常见情况
(一)学校没有学位
一些热门的国际学校或公立学校,由于资源有限,往往在招生季之前就已经没有了空余学位。尽管这些学校的等待名单(waiting list)上可能排了数百名学生,但实际能够获得入学机会的却很少。但是家长朋友们还选择去这些学校访校。
泰乐学姐
(二)过度提前访校
有些家长计划让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再出国,但孩子还在三年级时就去访校。这种过早的访校行为意义不大。
因为孩子还很小,孩子的学习能力、兴趣爱好、适应能力等都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,很难在这么小的年龄就确定未来适合哪所学校。
此外,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也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发生变化,过早访校可能导致家长对学校的信息理解不准确。
(三)忽略招生门槛
有些学校的招生门槛很高,例如要求学生参加笔试(如CAT-4、MAP测试),笔试之后还要面试学生和家长。
如果家长没有提前了解这些要求,或者没有为孩子做好相应的准备就去访校,可能会在访问过程中发现孩子不符合学校的招生标准,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。
二、有效访校的建议
(一)提前做好准备工作
1. 了解学校信息
在访校前,家长应该通过学校官网、招生手册、社交媒体等渠道,全面了解学校的学位情况、招生要求、课程设置、师资力量、校园设施等信息。
特别是对于学位紧张的学校,要提前关注其招生动态,避免白跑一趟。
2. 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
如果学校有笔试或面试要求,家长要提前为孩子做好准备。
例如,针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的学校,可以提前为孩子补习英语,提升英语,让孩子熟悉CAT-4、MAP等测试题的题型和难度。同时,也要培养孩子的面试技巧,包括自我介绍、回答问题的能力等。
3. 明确访校目标
家长在访校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,是想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,还是重点考察学校的某个特色项目或课程。有了明确的目标,才能在访校时有针对性地提问和观察,避免盲目跟风。
(二)选择合适的访校时机
1.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教育规划确定访校时间
如果孩子还很小,家长可以先关注一些教育资源丰富、适合低龄孩子的学校,或者参加一些教育讲座和活动,了解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。
等到孩子接近入学年龄时,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进行重点访校。
对于计划让孩子出国的家庭,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发展情况,合理安排访校时间。
例如,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,可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始关注一些国际学校,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招生要求。
2. 关注学校的招生季
大多数学校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段(如秋季或春季)会开放招生,家长应该提前了解学校的招生季,并尽量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访校。
这样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,同时也能与其他有意向的家长和学生交流经验。
(三)参加学校的Open day或访校团
Open day的优势
学校的Open day通常会安排一系列的活动,包括校园参观、课程体验、招生讲座等。家长和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,感受学校的教育氛围和文化。
同时,Open day还会安排学校各部门负责人、各年级校长与家长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,家长可以借此机会直接向学校提出问题,获取最准确的信息。
访校团的优势
一些教育机构或中介机构会组织访校团,带领家长和学生一起参观学校。这种访校团通常会有专业的指导老师,他们可以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孩子的特点,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解读。
此外,访校团还可以安排与在校学生的交流活动,让家长和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。
三、总结
为了避免无效访校,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,提前了解学校的学位情况和招生要求,这样一来既省时省力,又可以选择一所真正适合孩子的国际学校。